砚台的种类,砚台的一般价格表多少钱,砚台是怎么出墨水的
通常我们说起“文房四宝”时脱口而出便是“笔墨纸砚”,砚在这里是排最后的,但是这似乎丝毫不影响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在书法以及收藏界的地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砚台的种类有哪些?砚台的一般价格多少钱?砚台是怎么磨出墨水的?一起来了解下吧!
砚台的种类
砚台是中国毛笔书法的必备用具,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砚台的材料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几十种。
我国的许多地方都产石砚,但自唐代起,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shè)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táo)砚和河南洛阳的澄泥砚(属陶)被并称为“四大名砚”,但中国书法界公认的十大名砚是:
1.广东端砚:用端溪砚石制作,产自广东省肇庆市东郊斧柯山端溪之烂河山。
端砚的特点在于它石质细腻、幼嫩,发墨不损笔毫,呵一口气即可研墨。端石天然生成的花纹构成端石的“石品”, 如蕉叶白、鱼脑冻、天青、火捺、猪肝冻、金星点、冰纹、石眼等。
端砚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以古雅、朴实、精美、自然闻名于世,有“群砚之首”、“天下第一 砚”、“文房四宝中的宝中之宝”的美誉。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自唐代问世以来,便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因此升到我国石砚之首。
2.江西歙砚:始于唐代,产于古歙州(今江西婺源,安徽省歙县、黟县、休宁等地),以婺源的龙尾砚为优,其料取于江西婺源县龙尾山一带溪涧中,所以又称之为龙尾砚。
歙砚石质坚韧、润密,纹理美丽,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敲击时有清越金属声,贮水不耗,历寒不冰,呵气可研,发墨如油,不伤毫,雕刻精细,浑朴大方。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
3.山西陶砚:山西澄泥砚,出产于山西省新绛县(古称绛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名砚之一,与端、歙、洮砚齐名。澄泥砚由于原料来源、烧制时间不同而有不同颜色,以 “朱砂红、鳝鱼黄、蟹壳青、豆绿砂、檀香紫、为上乘颜色,尤以朱砂红、鳝鱼黄最为名贵。澄泥砚不施彩釉,采用科学周密的原料配方,精心的药物熏蒸,特殊的炉火烧炼,使之自然窑变,同窑之中的澄泥砚幻变神奇、色彩各异。
澄泥砚使用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加工烧制而成,因此砚质地细腻,犹如婴儿皮肤一般,具有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损毫,滋润胜水的特点。质坚耐磨,观若碧玉,抚若童肌,储墨不涸,积墨不腐,厉寒不冰,呵气可研,不伤笔,不损毫,倍受历代帝王、文人雅士所推崇,唐宋皆为贡品。绛州澄泥砚始创于唐代,可惜的是到清代时其制作工艺就失传了。
4.甘肃洮砚:亦称洮河石砚,其料取于甘肃卓尼一带洮河深水处,洮河源于古时洮州,故名洮河石砚,简称洮砚。
洮砚石质腻润,色泽细丽,发墨快,贮墨时间长。洮河石分为绿洮和红洮两种,绿洮石有“鸭头绿、鹦哥绿”等名石,石纹如丝,清丽诱人。红洮石呈土红色,色纯而细润,颇罕见。洮河石砚传世很少。
5.山东鲁砚:以山东省所产诸砚石制成的砚,山东红丝石砚为鲁砚代表,以其质地嫩润,护毫发墨,色泽华缛,瑰丽多姿。鲁砚石质、色泽、纹彩、天然形状等方面各具特点。包括有红丝石、淄石、尼山石,还有徐公石、浮莱石等十多个品种。这些砚材都具有沉透嫩润,坚而不顽,腻而不滑,发墨而不损毫的特色。
另外山东省淄博市的淄川、博山一带还产一种淄石砚,又叫金星砚,已有千年的历史。淄石颜色有绿、黄、紫等几十个品类。绿色的有荷叶绿、竹竿绿、莴苣绿和沉绿;紫色的有夹山 红、紫云、绀红等;黄色的有绀黄、柑黄、束瓤黄等。此外还有赭色、多彩、绀青等品种。淄石砚的珍珠斑、翡翠斑、冰冻纹、金银星、色晕之类常现于砚面。
6.四川苴(zuǒ)却砚:砚石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大龙潭乡境内的悬崖峭壁之中,此地古称“苴却”,故谓之苴却砚。
苴却砚雕刻集浅浮、镂空、圆雕、深雕、薄意、减地 雕刻于一体,形成了厚重浑实、明丽浓郁的多元风格。石品绚丽丰富,有石眼、青花、金星、冰纹、绿膘、黄膘、火捺、眉子、金线、鱼脑冻、蕉叶白、庙前青、玉带、紫砂、鸡血等近百种,其中尤以碧翠神溢,如珠似宝的石眼著称于砚界。苴却砚斑澜多姿、异彩飞扬、天生丽质、独步天下。有极晶美誉的金田黄,色泽金碧, 灿灿然一片金黄;外白如晴雪,内红如丹砂的封雪红,风韵天成;似凝脂初露,嫩润可人的碧云冻,如碧云浮起,丰饶富丽;天然成趣的绿萝玉,如幽谷涌翠,碧波 泻玉,又似绿萝漫延。苴却砚石质细腻,发墨如油、存墨不腐,耐磨益毫,呵气可研,叩之有金玉之声,抚之如婴肤娇嫩。
7.宁夏贺兰砚:产自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麓笔架山。
贺兰砚有深紫、浅绿两种天然色彩,制砚以紫色为主,绿作点缀之用。砚石中带石眼、玉带、银钱、眉子和云纹者更是可贵。此砚质地细,发墨细,不渗不漏,不干不臭,不损笔毫。
8.贵州思州石砚:砚石出自贵州省岑巩县星台潭,石砚坚致细润,发墨细,不滞笔,贮墨于砚中终日可用。如果无水时,呵气砚中,能自出露液,并能用于书写。石质坚润如玉,呈黛色,具有“水石殊质,浑金璞玉,云滋露液,惜墨惜笔”的优点。
思州石砚的制作以浮雕为主,造型古朴厚重。
9.吉林松花御砚:产于东北长白山区,色彩有紫红、紫绿相兼、深绿、浅绿四种,间有黄色和刷丝纹,以深绿色刷丝为上品。
松花御砚石质坚实发墨,硬度比端石、歙石都高,研磨以后,用水冲洗不留痕迹。
10.河北易水古砚:河北传统名砚,产于易州(今易县),也称易砚。取石于河北省易县钟南山,砚石色彩柔和,为紫色水成岩,石面上常点缀碧绿、淡黄或灰色的斑纹。
易砚的砚石细腻光润,质刚而柔,易发墨,储墨久长,不滞墨。雕刻以龟砚、龙砚、琴砚、兽砚、棋砚等最为著名。
砚台的一般价格表多少钱
关红惠福如东海砚 成交价:RMB2,415,000 成交日期:2011-09-27
梁金凌《清明上河图》砚 成交价:RMB17,250,000 成交日期:2011-01-02
清乾隆·御铭仿宋欹器端砚 成交价:RMB1,725,000 成交日期:2010-12-15
端石雕椭圆型砚台 成交价:RMB1,112,000 成交日期:2013-07-05
清乾隆白玉素面砚台 成交价:RMB1,149,500 成交日期:2014-05-12
高要名砚斋太湖秋色砚 成交价:RMB2,185,000 成交日期:2011-09-27
顾二娘制黄华田余甸铭端砚 成交价:RMB3,105,000 成交日期:2013-12-03
砚黎铿《二友》砚 成交价:RMB1,472,000 成交日期:2014-01-02
关红惠福如东海砚 成交价:RMB2,415,000 成交日期:2014-09-27
清·李鸿章自用梅桩形端砚 成交价:RMB1,610,000 成交日期:2014-12-15
【历史悠久 寿命超纸】据史料记载,砚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來的,又称研。我国制造砚台的历史非常久远,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最开始的砚台,是用颜料在上面涂,在石头上进行研磨。到春秋时期砚台基本成型,到汉代砚台基本被接受,并从此抛开研石自成一体,一直延续至现代。
【四大名砚 端砚为首】虽然砚台分类繁多,但又以四大名砚为尊,分别是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端砚作为诸砚之首,产自广东肇庆端溪,制作过程十分辛苦,工序多而细致。歙砚产自安徽歙县,唐开元年间开始制作,纹理天然而成,造型古朴,匀称大方。洮河砚产于甘肃洮砚乡洮河水底,颜色墨绿,唐代即已名扬天下。澄泥砚以山西绛县和江苏宝山所制最为出名,唐代以前,石砚尚未出现,泥砚便是古人作书作画的唯一研磨器。
【砚台收藏走出低迷日益走俏】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回归,正在形成一股推力,使得砚台收藏走出低迷,并顺势上扬。2007年西泠印社的“文房清玩?历代名砚专场”中,估价为80万-150万元的“吴昌硕铭、沈石友铭石破天惊端砚”以235万元成交。
【康熙御砚颠沛流离战火中幸存】中国嘉德2010春拍“翦淞阁——文房清供”专场上,清康熙御制松花石龙马砚以425.6万元高价成交。民国二年,此砚流入藏砚名家沈石友之手,并留拓于其砚谱《沈氏砚林》。民国六年沈石友谢世,藏砚尽为后人散出。昭和三年,日人桥本关雪买下沈石友藏砚,后作为担保品被某银行保管。昭和二十年(1945)桥本关雪过世后,遗物散诸海内外。迄今《沈氏砚林》里的名砚仅留存约58方,砚谱中惟一一方松花石砚避开战火,幸留原貌。
【乾隆御砚可换北京两套房】更令人拍案的是,北京保利2010春拍,“乾隆御用”御题诗澄泥伏虎砚及紫檀盖盒以1400万元成交,打破了砚台拍卖的世界纪录。此砚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西清砚谱》等皇家典籍中均有著录。整器作卧虎之形,色属澄泥砚中最为上乘的鳝鱼黄。以一椭圆形包袱式紫檀木盒储之,盒面镌刻隶书“虎伏研”三字,盒盖内填金隶书御铭与砚铭相同,下有钤宝二,曰“会心不远”、“德充符”。盒内底镌刻隶书“乾隆御用”并“几暇临池”方印,均填金,雕饰十分精美,应为乾隆书房中蒙皇帝手泽的珍品。
【现代砚台声名鹊起】老砚台收藏因其有文人参与的历史性而被藏家追捧,与此同时,现代砚台也进入拍场成为关注的焦点。2007年,北京翰海推出的砚雕汇集了端歙两大名砚中的作品。端砚有大师黎铿及琢砚名家刘演良的宋坑名品;歙砚作品以王耀、蔡永江、周新钰三位制砚新秀为代表,所用砚石都为唐宋名坑名品,刀法、构图继承古法而饶有新意。中国嘉德2008春拍也推出了10多方现代砚台,包括杨留海、伦少国、梁弘健、姜书璞、王耀、刘演良等的作品,个别砚台估价在50万元以上。
【砚台价值如何判断】要鉴定一方砚台的投资价值,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判断。第一个是看材质。可以注意一下砚是否为名坑出产,尤其以老坑为佳。第二个就是看雕刻工艺。雕刻要精湛,明清时的雕刻工艺最佳。第三个就是注意看铭文。俗话说,“砚贵有铭,身价倍增”,指的是许多名人对砚台,特别是久负盛名的端砚、歙砚倍加珍爱,他们会在自己使用过的砚台上留下诗文或警句。
【砚台未必越“老”越好】尽管年代的长短对于藏品的价值有一定的影响,但砚台却非常独特,它的价值就不一定是由年代来决定的,并非越古老的砚台就越值钱。明清以后,文人对于石质要求很高,精品也多,从目前的市场来看,价格最高的当属明清两代的砚台。尤其是很多收藏者,对“清三代”,即康熙、雍正、乾隆年代的藏品比较偏好,其收藏价格自然较高。
砚台是怎么出墨水的
砚台的实用功能是磨墨,其中下墨、发墨是衡量砚材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简单说,下墨,是通过研磨,墨从墨块到水中“砚台上”的速度。发墨,是指墨中的碳分子和水分子融合的速度、细腻程度。发墨好的墨如油,在砚中生光发艳,随笔旋转流畅,所以画画的用砚比书法的用砚要求更高。下墨讲求快慢,发墨讲求粗细,但往往下墨快的发墨粗,发墨好的下墨慢。所以,下墨发墨均佳的砚极其珍贵。
磨墨要轻而慢,要保持墨的平正,要在砚上垂直地打圈儿,不要斜磨或直推。磨墨用水,宁少勿多,磨浓了,加水再磨浓。要用清水磨墨,不可用茶或热水。墨要磨得浓淡适中,不要太浓或太淡。磨毕要把墨装进匣子,以免干裂。磨墨时间比较长,为了避免右手酸累,最好能练会左手磨。
磨墨也被称为“耕砚”,仿佛一片有待开垦的田野一般,需要虔敬心灵与细致耕作,才能够有丰硕的收获成果。砚作为文房重器,君子至爱之物,承载着古时候人们的文化寄托与欢乐。汉刘熙著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可以看出砚主要是用来研磨墨,所得墨好坏主要看砚的下发墨,下墨快而发墨如油泛的便是最好的砚。